首先在序言中,我們看到作者先以他收藏的三個不同形式的茶壺來說明,產品設計的組成要素除了(1)可用性(2)美學和實用性(3)情感是成功的產品設計不可或缺的三要素,同時也必須考慮到:
材料的選擇(是否適合量產)、加工的方法(製造成本是否合理)、產品的行銷方式(如何增加產品曝光率與知名度)、成本和實用性,以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產品的難易程度都是一件成功的產品開發時所需要考慮的因素。
藉由茶壺的造型設計點出了設計的三個不同層面:
(1)本能的:產品的外觀
(2)行為的:使用者的產品使用愉悅感與效率
(3)反思的:產品的合理化與智能化
透過這三個層面進行情感與情緒之於設計產品的進一步探討。個人的情感喜好也可能超乎物品設計,只要能引起使用者愉悅的回憶或者讓是使用者認為代表自我的表徵,該產品也能廣受歡迎,如:Mini Cooper。
情緒人人都有,也隨時隨地的發生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不同的情緒會產生不同的感受,甚至影響人們做出不同的反應與行為,與想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時考慮加入情感似乎已成為近年來設計的趨勢,使得產品的設計不再像以前只要講求重視產品功能與外觀上的滿足即可,情感的加入,設計者必須更加重視產品本身是否能與使用者之間產生情感上的連結,此情感的連結,決定了該產品在設計上的成功與否,因此如何設計出能引起增加使用者使用後的正面情緒(好的)感受,並對產品產生良好的印象,進而促進購買的產品,在設計情感的掌控上更值得多加投入。
「有吸引力的東西比較好用?」,或許大家聽到的第一個反應和我一樣,會認為無法以偏概全,作者在此舉了一項ATM自動提款機版面配置的實驗例子,實驗證明了不管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有趣且富設計感的操作版面確實讓人們認為比較好用,也呼應了作者在序言中提及:因為設計新穎且簡便的操作面板讓人們產生了正面情緒。情緒能幫助人們做決策,而正面與負面情緒情緒一樣重要,正面積極的情緒是學習、好奇心、創造性思維的關鍵,而負面情緒則能使人專注集中並注意細節、解決難題,因此設計出來的產品才能在不同的外在環境下,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喚起好奇心並激發創造力。若設計師想透過產品傳達情感,並將產品的潛在吸引力徹底發揮,更應該在情感認知與表達的方法好好下功夫。
另外,作者將設計分成三種層次:本能層次(外觀上), 行為層次(功能上) ,反思層次(情感上) ,並充分舉很多例子解釋各種層次扮演的角色。例如:只關注於外觀的設計容易淪為沒有營養價值的糖果一般膚淺空洞,但是只講求外觀設計的需求還是存在的,購買沒用但是擺著好看的手工藝品的人比比皆是,ㄧ般人對設計的反應會先停留在外觀上。
在功能層次上, 擁有過多功能但是仍然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經常可以看見, 主要原因是沒有仔細探討使用者的需求和產品如何被使用的緣故。通常觀察使用者的行為會比詢問有用, 因為大多數人對事物的理解與認知是有差距的, 在言語表達上也是ㄧ樣。
反思的設計則超越外觀與功能層次,著重在文化、感受和所代表的意義上面。 同樣一件設計,會因為個人學習成長經驗不同而產生不ㄧ樣的認知,有些事物(例如追求時尚名牌)對某人很有意義,對另一個人來說很可能微不足道,因此反思層次最容易隨文化、經驗、教育和個別差異的變化而改變。
設計的本能層次、行為層次與反思層次,彼此之間有著時間上的差別,本能及行為層次是指:為當下使用產品的情感與體驗,反思層次則可以透過對產品的感觸讓我們回想過去同時打算未來。在作者所舉案例中,強調好的設計取決於「使用者和產品之間的互動」。這兩項產品在本能與行為層次上稱不上是完美的藝術品,但在反思層次裡卻勾起了人們使用產品當時的回憶與情感,對使用者來說獨具回憶的與珍藏的價值。
產品的個性
最近剛好選修流管系的品牌經營策略課程,剛好談到是否所有東西都可以品牌化?我想品牌化就是個更具規模性的產品個性化,而本書也提到產品可以具有個性,公司和品牌也可以具有個性,但要如何如何塑造產品形象,並進而做到個性化,則需要從產品外觀、效用、以及行銷及廣告上的定位、適切的市場區隔等多處著手。
可口可樂為何會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為什麼他的品牌行銷及產品概念可以如此的深植人心?重點在於可口可樂巧妙的充滿創意的行銷廣告中,溶入各種不同特質的文化,激發消費者在接觸產品時,能趕到無比的熟悉感與溫暖,藉由可口可樂前首席行銷主管瑟吉歐‧柴曼曾說過一句話:「感性品牌行銷就是要建立品牌與使用者之間的情感聯繫,建立起品牌或產品長期的價值。」便可看出,這便是可口可樂成功致勝的關鍵。
產品其實就是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傳達情感與意念表達的媒介,設計師將他所想傳達的語言轉換成設計的符號,透過消費者的感情傳遞,促成設計者意念的轉換,達到正確的掌握設計的三層次:本能、行為、反思則曾為重要的關鍵。
產品其實就是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傳達情感與意念表達的媒介,設計師將他所想傳達的語言轉換成設計的符號,透過消費者的感情傳遞,促成設計者意念的轉換,達到正確的掌握設計的三層次:本能、行為、反思則曾為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