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第二週


第一章
最重要的三點『本能』、『行為』、『反思』,三個心理層次影響我們人類的大腦,其中情感影響我們人類行為最深。

正面情感會使我們肌肉放鬆,放寬大腦的行為處理範圍,使得我們接受範圍變廣,更能挑戰各項事物,書中提到有吸引力的東西比較好用,我贊同這個說法,畢竟人的視覺占了大部分的感覺,也易喚起正面的情緒,幫助人們的創造性。

負面情感則是令人感受到危機,肌肉緊繃,迫使本能專心的把一件事情給優先處理掉。

但我們也不能斷言負面情感一定是不好的,兩者感情的平衡與轉換則是設計者本身如何運用掌控情緒的重點。


第二章
勾起回憶的東西、自我感覺、產品的個性,同一個物品對不同人來看會有好幾種的看法。

譬如一台平凡的小火柴汽車,現在的小孩可能會覺得沒甚麼,不過就是一台小汽車罷了,但是對我來說意義可大了,這可是我小時候在手邊的玩伴阿,一看到他,以前的種種回憶便會湧上心頭。就像書中提到的自我感覺,回憶反映了我的生活經歷,小火柴汽車對我有著重要的相關性。

『情感的多重面貌與設計』,一種設計沒有辦法滿足所有的人,如何掌握大眾的口味,迎合多數人的喜好,正是考驗設計者的職責所在。


第三章
設計的三個層次,本能設計,行為設計,反思設計,本章細講這三種層面。

本能的設計: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會很直接的說出這個花很漂亮,這是直接來自於本能層次的判斷,物品的外貌影響了我對東西觀感,就像有些人吃東西是吃氣氛一樣,去上餐館裡吃,價格雖高,但是裡面的環境與舒適的空間,讓人吃得很開心;外面夜市的小攤販價格很平價,但是人來人往的壅擠空間,會造成人不自覺的產生壓力,心情就沒辦法愉悅起來。

行為的設計:很多產品已經為了消費者能夠易上手做出了很多友善的介面設計,或是防呆設計,像是很多電子產品的開關,通常會被設計成又大又顯眼,主要以方便,實用度為主。

反思的設計:影響一個人對產品的整體印象,就拿最近最夯的iphone5來說好了,以沒有用過智慧型手機的人來說,根本沒辦法分辨出i4i5之間的差異在哪裡?但是也有人做過實驗,即使是蘋果的忠實粉絲,你騙他說手上的i4i5,他也找不出差異,也許是蘋果推銷產品太成功,讓人有反思的覺得某一小方面的缺陷會被蘋果這個品牌魅力給掩蓋,我只要擁有蘋果的產品在身上,我就是跟在時代的潮流。

結論: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許多商品最終還是以『人』為出發點去思考,不管如何設計,一定都不能滿足所有人,如果能夠掌握住大眾的喜好,也代表著掌握了產品的好壞,是所有設計者該深思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