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上午進入教室後,發現Patrick是一位很有藝術氣息的藝術家(曾經是愛爾蘭樂團的一員),從他不拘小節、不穿鞋很隨興地在教室內授課,讓人感覺很放鬆,不會有壓力聽外國講師授課。首先他讓大家閉上眼睛,關上燈後,放鬆地聽他播放了一段他所收錄的作品。整作品聽完後,他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讓大家說出整曲作品撥放了多少時間?結果答案出乎人意料之外,只有2人答對,他解釋原因是,人閉上眼睛後,時間上的計量就會無形中增加許多;第二個問題是大家聽完音樂後的感覺是甚麼?
先來說說我聽後的感想,剛開始我聽到熟悉的海浪聲,接著似乎體驗到,原來我坐在一艘船上,感覺離岸邊愈來愈遠,接著遇上了暴風雨,浪也愈來愈大,狂風暴雨中,我似乎聽到金屬的敲打聲,我心想完了!!船似乎出狀況了,茫茫大海中,遇上暴風雨,居然船又出狀況,心裡愈來愈害怕。心裡不斷祈禱,希望可以聽到些讓自己安心又熟悉的聲音,快點遠離可怕的暴風圈,不知顛簸了多久,慢慢風雨聲漸漸小了,船也似乎慢慢靠岸。
上了岸後,我聽到腳步聲,走進了屋內,屋內應該很簡陋,又破舊,聽到熟悉的水滴聲,應該是室內漏雨了吧!接著是水管內水流聲,接著是開水煮沸聲,慢慢有青蛙及蟲鳴聲,應該是天黑了。接著出現震耳欲聾的汽車引擎聲、喇叭聲、大到連門都發出震動聲。接著聽到東西燃燒的聲音、鳥叫、猴叫,感覺身在叢林中。接著出現研磨機磨擦地面的聲音(打蠟機?),接著是狗叫聲、門窗玻璃震動、玻璃瓶碰撞聲。不同的鳥叫聲、雷聲、風聲、風吹樹葉逤逤作響、海浪聲等。
雖然最後並沒有公佈正確的聲音有哪些,老師問了大家的感想,有人說聽到聲音會聯想到圖片,有人說有些聲音令人厭惡、令人害怕…….,而我的感覺是在我身上發生了一個故事:感覺就像自己經歷了一趟冒險之旅(有點像先被綁架至船上,遇上暴風雨大難不死上了岸,接著被幽禁在屋內,後來逃跑至戶外,接著逃入森林內,逃至民宅求救….),這是我短暫收聽環境音效所感受到的故事。也讓我體會到盲人的世界是那麼的另人沒有安全感,應當好好珍惜我們的靈魂之窗。
下午第一個課程,老師讓我們認識他所帶來的共有三種專業級的收音麥克風,下午將進行主動式與被動式環境音收音練習。接著分成三組進行盲人體驗,兩人一組練習,執行的任務是其中一人緊閉雙眼,由伙伴引導你走在人行道上(直走、轉彎、爬樓梯....等),過程中不許用語言引導,另一個任務是,閉著眼睛帶睜開眼的人走,遇到障礙物時,睜開眼的人可以給予提示,但同樣不許用語言引導,完成任務後,兩人角色彼此對調。過程中驚險萬分,平常三分鐘的路程,只因視力受限制,到最後需多花3-5倍時間走完,甚至更多。這兩個練習主要是要培養兩人間的默契,當眼睛看不見時,如何用耳朵判斷週遭是否安全,還有對伙伴的信任感。
接著來到最第最後第二個課程-環境收音,地點在昌明樓六樓,老師收先要大家先收集有什麼可用的、不同的材質可發出聲音,接著大家就像尋寶般開始挖寶,敲敲打打就像上打擊樂課,這時我才發現,平常看起來像垃圾的東西,其實都蘊含它特有的音感,等著我們去發現。接著老師將蜂鳴片固定在鐵絲護欄上,要大家戴上耳機體驗,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除了風切聲,任何東西與鐵絲護欄接觸、摩擦,都會讓你震耳欲聾。接著蜂鳴片固定在兩根間隔約三米的中空鐵柱上,聲音聽起來就像波濤洶湧的海浪聲,巧妙的是,有人對著圓柱輕輕說話(連旁人都聽不到),耳機裡居然聽的非常清楚,感覺就像小時候用兩個紙杯中間串起一根細線玩傳話筒的遊戲,真的是個非常神奇的實驗。
課程最後的練習是被動式環境音的練習,老師要大家show出自己找到的材質聲音,有人利用地磚、有人利用廢桌椅、有人利用鐵管、有人利用大鋼釘、塑膠畚斗、腳踏凹凸不平的木地板等製造出不同於別人的聲音(後來被選為成果發表的集體表演項目);我找到的是曬衣架,與錐狀的排風槽配合,聲音雖然有些尖銳,但調整快慢速度與利用排風槽中空及高低落差的特性,也可以製造出不刺耳的美妙聲音。
最後總結短暫收聽一日營的心得:從前只聽過 「環境音樂」這個半生不熟的名詞,絲毫體驗不出其中的學問與奧祕,上完Patrick的課後,教材影片中收音的過程一目瞭然,配合製造聲音與收音的工作人員們專注的神情、彼此間的默契讓我瞭解到,由於他們的用心,讓聽眾能了解「原來聲音也是有表情的」。不靠視覺的刺激、觸覺的體驗就能打動人心,那就是「神奇的聲音」。從練習的過程中,我從中學習到到大膽嘗試、用心聆聽、細心觀察、團隊默契的培養,也體驗到這些都是從事環境音樂必備的條件,也很高興能有此珍貴的學習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